男性尿酸高的表現可從無癥狀到嚴重并發癥逐步發展,通常由嘌呤代謝異常、腎臟排泄減少等因素引起,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干預等方式改善。
1、無癥狀期:早期高尿酸血癥常無自覺癥狀,僅體檢發現血尿酸值超標男性>420μmol/L。此時需控制動物內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攝入,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尿酸排泄。
2、急性關節炎:尿酸鹽結晶沉積關節引發劇烈疼痛,60%首發于第一跖趾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可能與飲酒、受涼等誘因有關,表現為夜間突發刀割樣疼痛。急性期可用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癥狀。
3、痛風石形成:長期未控制者可見耳廓、關節周圍出現乳白色結節,破潰后排出石灰樣物質。通常伴隨關節畸形和活動受限,需通過別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藥物長期治療。
4、腎臟損害:尿酸鹽沉積腎間質導致夜尿增多、蛋白尿,嚴重時出現腎絞痛或血尿。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共病有關,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建議堿化尿液并聯合使用苯溴馬隆促進排泄。
5、代謝綜合征:常合并腹型肥胖、胰島素抵抗,表現為腰圍增大、黑棘皮癥等體征。需同步控制血壓血糖,每日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
日常需限制紅肉攝入,優先選擇低脂乳制品和櫻桃等堿性食物。避免劇烈運動誘發關節損傷,定期監測血尿酸及腎功能指標。當出現關節劇痛或排尿異常時,應及時至風濕免疫科或腎病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