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龜頭炎可能由白色念珠菌感染、糖尿病控制不佳、長期使用抗生素、局部衛生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真菌藥物治療、血糖控制、改善衛生習慣、增強免疫力、避免刺激物接觸等方式治療。
1、紅斑脫屑:龜頭及包皮內側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表面附著白色奶酪樣分泌物或鱗屑,伴隨輕度瘙癢??赡芘c局部潮濕環境、伴侶交叉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灼熱感、排尿不適等癥狀。治療需外用克霉唑乳膏、咪康唑軟膏等抗真菌藥物,每日清洗后保持干燥。
2、水腫糜爛:感染加重時局部黏膜充血腫脹,出現淺表糜爛或微小潰瘍,滲出液增多。可能與糖尿病未控制、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疼痛加劇、皮膚裂紋等癥狀。除抗真菌治療外需口服氟康唑,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
3、包皮垢堆積:包皮過長者易積聚大量豆腐渣樣分泌物,伴有異味。局部過度潮濕與清潔不足為主要誘因。需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翻起包皮徹底清除垢物,嚴重包莖者需考慮包皮環切術。
4、反復瘙癢:夜間加重的劇烈瘙癢易導致抓撓損傷,形成繼發感染。與穿著化纖內褲、洗衣液殘留刺激有關。建議穿著純棉透氣內褲,避免使用堿性沐浴露,瘙癢明顯時可短期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
5、全身關聯:艾滋病患者或長期化療者可能出現頑固性感染,常合并口腔鵝口瘡。需檢測HIV抗體、血糖等指標,系統性使用伊曲康唑或兩性霉素B,同時糾正基礎疾病。
日常需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內褲,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具。飲食減少精制糖攝入,增加無糖酸奶、大蒜等抗真菌食物。配偶需同步治療以防重復感染,未治愈前避免性生活。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化膿需及時泌尿科就診,糖尿病患者應每3個月監測糖化血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