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前置可通過減少劇烈運動、避免性生活、定期產檢、及時就醫、心理調適等方式管理。胎盤前置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多胎妊娠、剖宮產史、高齡妊娠、胎盤異常等因素引起。
1、減少運動:胎盤前置孕婦需避免跑跳、深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建議選擇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活動。長時間站立可能誘發宮縮,每坐臥1小時需變換體位,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盆腔血管壓迫。
2、禁止同房:妊娠中晚期性生活可能直接刺激宮頸引發出血,需嚴格禁止。親密行為可能誘發宮縮,日常需避免撫摸腹部等行為。如出現性沖動可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3、嚴密監測:每2周需進行超聲檢查監測胎盤位置變化,血紅蛋白低于110g/L提示貧血風險。居家每日記錄胎動次數,配備家用胎心儀監測胎兒心率,出血時需記錄血色及出血量。
4、應急準備:出現鮮紅色出血需立即平臥并呼叫救護車,隨身攜帶產檢資料及備用衛生巾。醫院可能采取硫酸鎂抑制宮縮,血紅蛋白低于70g/L需備血,孕34周前出血建議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5、心理疏導:加入胎盤前置孕婦互助小組分享經驗,正念冥想可降低焦慮水平。與主治醫生建立暢通溝通渠道,了解緊急剖宮產手術指征,學習新生兒護理知識減輕分娩恐懼。
胎盤前置孕婦需保證每日攝入30mg鐵元素,適量食用牛肉、菠菜、豬肝等富鐵食物,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睡眠時用孕婦枕支撐腹部,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感染,出現宮縮頻率達每小時6次以上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