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前期代償期患者可能無明顯不適,但部分人會出現乏力、食欲減退、腹脹等非特異性癥狀。這些表現容易被忽視,需結合高危因素綜合判斷。
生理性因素
長期酗酒是肝硬化的主要誘因之一,酒精代謝產物直接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堆積和纖維化。每日飲酒超過40克乙醇約100毫升白酒持續5年以上,風險顯著增加。
肥胖人群易發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臟脂肪沉積引發慢性炎癥,逐步發展為肝纖維化。體重指數超過28或腰圍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需警惕。
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攝入不足時,肝臟修復能力下降,長期可能加速肝損傷進程。素食者或極端節食人群應注意營養均衡。
病理性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硬化密切相關,病毒持續復制引發免疫攻擊,肝細胞反復壞死再生。患者可能出現肝區隱痛、蜘蛛痣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見轉氨酶升高。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見于女性,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肝細胞導致炎癥,常伴有皮膚瘙癢、關節痛等癥狀。血清抗核抗體陽性是重要診斷依據。
肝硬化前期癥狀缺乏特異性,建議乙肝攜帶者、長期飲酒者等高風險人群每6個月進行肝臟超聲和肝功能檢查。若出現手掌紅斑、男性乳房發育等體征,提示可能已進入失代償期,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