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感冒發燒可通過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藥物緩解癥狀,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環境溫度變化、過度疲勞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表現為鼻塞、咽痛、低熱。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無需抗生素治療。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用生理鹽水漱口緩解咽部不適。
2、細菌感染:
細菌性扁桃體炎或鼻竇炎可能引起高熱超過38.5℃,伴隨膿涕、淋巴結腫大。細菌感染需就醫確診,醫生可能開具阿莫西林、頭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持續發熱三天以上需復查血常規。
3、免疫力調節:
維生素C補充劑可縮短病程,每日劑量不超過200毫克。鋅制劑如葡萄糖酸鋅能抑制病毒復制,建議短期服用7-10天。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肌負擔。
4、退熱藥物選擇:
體溫38℃以下建議物理降溫,38.5℃以上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間隔4-6小時一次。布洛芬緩釋膠囊適用于伴有頭痛或肌肉酸痛者,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禁用于水痘或流感患兒。
5、并發癥預防:
感冒可能誘發中耳炎或肺炎,出現耳痛、呼吸急促需及時就診。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變化,高血壓患者避免含偽麻黃堿的復方感冒藥。孕婦發熱首選物理降溫,用藥需產科醫生指導。
感冒期間宜選擇小米粥、百合銀耳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天進行鼻腔蒸汽吸入2-3次,保持室內濕度50%-60%。癥狀加重時監測體溫變化,出現意識模糊、持續嘔吐、胸痛等危急表現需立即急診處理。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逐步提升運動量至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