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可能由紫外線過敏、光毒性反應、皮膚屏障受損、遺傳因素、光敏性物質接觸等原因引起。日光性皮炎通常表現為皮膚紅腫、灼熱感、瘙癢、脫屑、水皰等癥狀。
1、紫外線過敏
部分人群對紫外線中的UVA或UVB過敏,皮膚接觸陽光后免疫系統產生異常反應,導致炎癥介質釋放。這類患者需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紫外線強烈時段外出,外出時需穿戴防曬衣帽并使用廣譜防曬霜。嚴重過敏者可能需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緩解癥狀。
2、光毒性反應
某些藥物或化學物質與紫外線相互作用產生光毒性,常見于服用四環素類抗生素、磺胺類藥物或接觸煤焦油衍生物后。皮膚會出現曬傷樣紅斑伴刺痛感,需立即停用致敏物質,局部冷敷緩解灼熱感,醫生可能建議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
3、皮膚屏障受損
過度清潔、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患者因皮膚角質層結構不完整,紫外線更易穿透表皮引發炎癥。這類人群需使用溫和無皂基潔面產品,沐浴后及時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修復屏障,避免使用含酒精的防曬產品刺激皮膚。
4、遺傳因素
多形性日光疹等遺傳性光敏性疾病患者存在基因缺陷,暴露部位皮膚反復出現丘疹或斑塊。此類患者需進行嚴格的光防護,必要時可嘗試窄譜UVB光療提高皮膚耐受性,醫生可能開具羥氯喹等抗炎藥物預防發作。
5、光敏性物質接觸
接觸檸檬、芹菜等含呋喃香豆素的植物,或使用含香精、果酸的護膚品后暴曬,可能引發光接觸性皮炎。發病后需用生理鹽水濕敷患處,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可遵醫囑外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控制炎癥。
日光性皮炎患者日常應選擇UPF50+的防曬衣物,每2小時補涂一次防曬霜,陰天也需做好防護。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富含維生素E的堅果,有助于減輕光氧化損傷。急性發作時可使用冷藏的蘆薈膠舒緩皮膚,若出現發熱或大面積水皰需及時就醫。長期反復發作者建議進行光斑貼試驗明確致敏原,必要時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脫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