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的粉刺不建議自行擠壓。擠壓可能導致炎癥加重、皮膚屏障受損,甚至留下痘印或瘢痕。
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醫學上稱為痤瘡。未發炎的粉刺表現為毛孔堵塞形成的白色或黑色小突起,此時皮膚處于相對穩定狀態。若強行擠壓,外力會破壞毛囊壁,使皮脂和細菌向周圍組織擴散,誘發紅腫、疼痛等炎癥反應。炎癥性粉刺周圍皮膚發紅發熱,觸碰有痛感,此時擠壓更易加重感染,增加化膿風險。
正確處理粉刺需分階段干預。對于未發炎的粉刺,可選用含水楊酸、壬二酸的外用制劑幫助溶解角質;炎癥期粉刺需配合抗菌消炎藥物,如過氧化苯甲酰凝膠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日常護理需注意溫和清潔,避免使用厚重護膚品,保證枕巾清潔。紫外線會刺激皮脂分泌,外出需做好物理防曬。
保持規律作息和低糖飲食對預防粉刺復發至關重要。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減少熬夜引發的激素紊亂。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如蛋糕、奶茶等可能促進皮脂分泌的食品。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維持皮膚正常代謝。若粉刺反復發作或伴有囊腫結節,應及時到皮膚科進行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