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梗阻可能表現為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便排氣、腸鳴音異常等癥狀。
1、腹痛:
小腸梗阻患者常出現陣發性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臍周或中腹部。疼痛發作時患者可能屈曲身體以減輕不適,疼痛間歇期可能完全緩解。機械性梗阻早期腸鳴音亢進,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減弱或消失。
2、嘔吐:
嘔吐是小腸梗阻的典型癥狀,早期為反射性嘔吐,后期為逆流性嘔吐。高位梗阻嘔吐出現早且頻繁,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和膽汁;低位梗阻嘔吐出現較晚,嘔吐物可能呈糞樣。嘔吐后腹痛可能暫時緩解。
3、腹脹:
腹脹程度與梗阻部位有關,高位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梗阻腹脹顯著。腹部可能不對稱膨隆,可見腸型和蠕動波。觸診腹部有壓痛但無反跳痛,叩診呈鼓音。麻痹性腸梗阻時全腹均勻膨脹。
4、停止排便排氣:
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多停止排便排氣,但在梗阻早期可能排出梗阻以下腸腔內殘留的糞便和氣體。部分性腸梗阻可能有少量排便排氣。絞窄性腸梗阻可能出現血性黏液便。
5、腸鳴音異常:
機械性腸梗阻早期腸鳴音亢進,有氣過水聲或金屬音;麻痹性腸梗阻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隨著病情發展,機械性梗阻也可能出現腸鳴音減弱。聽診時需注意腸鳴音頻率和音調變化。
小腸梗阻患者需禁食并胃腸減壓,可嘗試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適當活動幫助排氣。飲食宜選擇低渣流質如米湯、藕粉,避免產氣食物如豆類、碳酸飲料。出現持續腹痛、發熱、便血等癥狀需立即就醫,絞窄性腸梗阻需急診手術治療。術后早期需進行床上活動預防腸粘連,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