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腫痛可通過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藥物緩解,通常由牙菌斑刺激、智齒冠周炎、牙周膿腫、齲齒繼發感染、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甲硝唑:
針對厭氧菌感染導致的牙齦腫痛,甲硝唑能有效抑制細菌繁殖。適用于智齒冠周炎或牙周炎患者,服藥期間需避免飲酒。伴隨癥狀包括牙齦出血、口腔異味,可能與口腔衛生不良有關。
2、阿莫西林:
廣譜抗生素適用于細菌性牙齦感染,對鏈球菌等需氧菌效果顯著。常見于齲齒引發的急性根尖周炎,可能出現患牙叩痛、局部淋巴結腫大。需完成完整療程防止耐藥性產生。
3、布洛芬:
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腫痛,適合創傷性牙齦炎或正畸引起的炎癥。短期使用可緩解自發痛和咀嚼不適,長期牙齦腫脹需排查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
4、局部處理:
復方氯己定含漱液能減少牙菌斑堆積,配合碘甘油局部涂抹可促進愈合。牙周膿腫患者可能出現波動性腫脹,需結合超聲潔治清除牙結石等刺激物。
5、病因控制:
深齲導致的牙髓炎需根管治療,阻生智齒反復發炎建議拔除。妊娠期齦瘤或白血病相關牙齦增生需原發病治療,表現為牙齦乳頭呈紫紅色腫大。
日常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選擇含氟牙膏強化牙釉質。飲食避免過硬、過燙食物,增加獼猴桃、西蘭花等維生素C攝入。牙齦持續腫脹超過3天或伴發熱需口腔科就診,急性期可用冰袋外敷減輕水腫,定期潔牙預防菌斑鈣化形成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