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類抗真菌藥主要包括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和聯苯芐唑等,通過抑制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合成發揮抗菌作用。
1、酮康唑:
酮康唑為廣譜抗真菌藥物,對皮膚癬菌、酵母菌及部分深部真菌有效。該藥可通過口服或外用制劑治療體癬、股癬等淺表真菌感染,以及系統性念珠菌病。由于存在肝毒性風險,目前口服制劑已限制使用,外用劑型仍廣泛用于皮膚真菌病治療。
2、克霉唑:
克霉唑主要用于陰道念珠菌病和皮膚黏膜真菌感染,常見劑型包括陰道栓劑、乳膏和口腔藥膜。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干擾真菌細胞膜通透性,對白色念珠菌、絮狀表皮癬菌等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局部用藥全身吸收少,安全性較高。
3、咪康唑:
咪康唑可治療皮膚癬菌病、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及口腔念珠菌病,劑型涵蓋乳膏、噴霧劑和陰道栓劑。該藥能破壞真菌細胞膜結構,對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常見致病真菌敏感。硝酸咪康唑乳膏是足癬治療的常用選擇。
4、益康唑:
益康唑特別適用于伴有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混合性皮膚真菌病,對糠秕馬拉色菌引起的花斑癬效果顯著。其復合制劑常與糖皮質激素聯用治療炎癥明顯的真菌感染,但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
5、聯苯芐唑:
聯苯芐唑具有長效抑菌特點,每日僅需用藥一次,臨床用于治療手足癬、體股癬等淺部真菌病。該藥能在角質層形成藥物儲庫持續釋放,對須癬毛癬菌的MIC值較低,凝膠劑型更適合趾間糜爛型足癬患者。
使用咪唑類抗真菌藥物期間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穿戴透氣性差的鞋襪。治療體癬時應將藥膏涂抹至皮損周邊2厘米正常皮膚,足癬患者建議同時消毒鞋襪。陰道用藥期間需避免性生活,月經期暫停使用。出現局部刺激或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停藥,肝功能異常者慎用口服制劑。真菌感染易復發,建議癥狀消失后繼續用藥1-2周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