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上頜竇炎可能由感冒繼發感染、過敏性鼻炎、牙源性感染、鼻腔結構異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鼻腔沖洗、抗生素治療、抗過敏藥物、手術矯正、免疫調節等方式治療。
1、感冒繼發感染:
病毒性感冒可能導致上頜竇黏膜充血水腫,繼發細菌感染后引發急性炎癥。常見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患者多伴有鼻塞、黃膿涕癥狀。日常可用生理鹽水鼻腔沖洗,細菌感染時需口服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
2、過敏性鼻炎:
花粉、塵螨等過敏原誘發鼻黏膜變態反應,導致竇口阻塞和分泌物滯留。典型表現為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可能合并眼部瘙癢。建議使用氯雷他定抗組胺藥,配合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局部抗炎。
3、牙源性感染:
上頜后牙根尖炎癥可能穿透竇底骨質波及上頜竇,多見于齲齒或牙周炎患者。常出現患側牙痛、面部脹痛,口腔檢查可見病灶牙。需進行根管治療消除感染源,必要時聯合甲硝唑控制厭氧菌。
4、鼻腔結構異常:
鼻中隔偏曲、鉤突肥大等解剖變異會阻礙竇腔引流,增加反復感染風險。這類患者多存在持續性鼻塞、頭痛,CT顯示竇口鼻道復合體阻塞。癥狀頑固者需考慮鼻內鏡下竇口開放術、中鼻甲成形術。
5、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群體易發生真菌性上頜竇炎,臨床可見惡臭分泌物、面部麻木。需檢測血糖水平,嚴重者行鼻竇清創術,配合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藥物。
建議每日飲用1500ml溫水稀釋分泌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鼻腔蒸汽吸入可促進引流,游泳時注意佩戴鼻夾防止嗆水。慢性患者應堅持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抵抗力,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減少鼻腔充血。若出現視力改變、劇烈頭痛等顱內并發癥征兆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