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過抗生素治療、伴侶同治、避免性接觸、定期復查、癥狀監測等方式治療。淋病通常由淋球菌感染引起,可能與不潔性行為、黏膜損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尿道膿性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癥狀。
1、抗生素治療:淋病首選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藥物治療需足療程使用,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治療期間需禁止飲酒,防止藥物相互作用。
2、伴侶同治:確診淋病后,近期性伴侶需同步接受檢查和治療。即使伴侶無癥狀,也可能存在隱性感染。未徹底治療前需嚴格避免性接觸,防止交叉感染或重復感染。
3、癥狀監測:治療開始后2-3天分泌物應明顯減少,1周內疼痛癥狀緩解。若持續存在發熱、睪丸腫痛或盆腔壓痛,提示可能并發附睪炎或盆腔炎,需及時復診調整方案。
4、定期復查:完成抗生素療程后,需間隔1-2周進行尿道分泌物復查。核酸擴增檢測可確認病原體是否清除。治療失敗者需做藥敏試驗,更換敏感抗生素再次治療。
5、預防復發:治愈后應堅持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為。合并衣原體感染者需延長用藥周期。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控制,免疫抑制患者需評估是否需延長療程。
淋病患者治療期間應保持每日2000ml飲水,促進細菌排出。飲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內褲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盆浴防止交叉感染。治愈后3個月內建議每月復查,直至連續3次檢測陰性可確認徹底治愈。日常可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但急性期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