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腹痛可能由子宮增大、韌帶牽拉、假性宮縮、泌尿系統感染、先兆流產等因素引起,需根據疼痛性質和伴隨癥狀綜合判斷。
1、子宮增大:妊娠中晚期子宮迅速擴張可能壓迫周圍器官,表現為下腹鈍痛或墜脹感。建議采取左側臥位緩解壓迫,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使用托腹帶分擔腹部重量。
2、韌帶牽拉:圓韌帶受牽拉常引起單側腹股溝銳痛,多發生在體位改變時。可通過熱敷緩解肌肉痙攣,練習孕期瑜伽增強韌帶柔韌性,突然起身時用手支撐減輕拉力。
3、假性宮縮:孕晚期出現無規律宮縮屬正常生理現象,表現為腹部發緊伴輕微脹痛。需立即停止活動并放松休息,記錄宮縮頻率,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預防脫水誘發宮縮。
4、泌尿感染: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易引發膀胱炎,出現下腹絞痛伴尿頻尿急。可能與飲水不足、憋尿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熱感、尿液渾濁等癥狀。需進行尿常規檢查,可服用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妊娠安全抗生素。
5、先兆流產:持續劇痛伴隨陰道出血需警惕,可能與胚胎染色體異常、黃體功能不足等因素有關,常見癥狀包括腰骶酸痛、出血量增多。應立即臥床并檢測孕酮水平,必要時使用黃體酮膠囊或地屈孕酮進行保胎治療。
孕期腹痛需密切觀察癥狀變化,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等適度運動,增加高纖維食物預防便秘。出現疼痛持續加重、規律宮縮或異常分泌物時,應及時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注意補充鈣鎂制劑緩解肌肉緊張,避免攝入生冷刺激食物誘發腸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