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抑郁藥物后飲酒可能增加不良反應風險,需根據癥狀嚴重程度采取觀察、催吐或就醫等措施。抗抑郁藥與酒精相互作用可能引發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肝功能損害或加重抑郁癥狀。
抗抑郁藥物與酒精均通過肝臟代謝,同時攝入會加重肝臟負擔,可能誘發轉氨酶升高甚至肝損傷。常見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舍曲林等,與酒精合用可能增強鎮靜作用,出現嗜睡、頭暈等癥狀。三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與酒精聯用會顯著增加心律失常風險。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與含酪胺酒精飲品同服可能引發高血壓危象。
若飲酒量少且僅出現輕微頭暈,建議立即停止飲酒并大量飲水促進代謝。出現嘔吐、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時,需盡快就醫進行洗胃和心電監護。對于長期飲酒者,突然停用抗抑郁藥可能引發撤藥綜合征,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調整用藥方案。
服藥期間應嚴格禁酒,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食品或藥物。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有助于肝功能恢復。若出現情緒波動或軀體不適,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切勿自行增減藥量。建議家屬加強監護,注意觀察用藥后的精神狀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