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唇炎是一種以唇部反復脫屑、皸裂、腫脹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與長期舔唇習慣、紫外線刺激、過敏反應、真菌感染及維生素缺乏等因素有關。
1、舔唇習慣:
頻繁舔唇會破壞唇部天然油脂層,導致水分蒸發加速。唾液中的消化酶長期刺激唇黏膜,可能引發局部角質化異常。建議使用無香料潤唇膏替代舔唇行為,嚴重者需行為干預治療。
2、紫外線刺激:
長期日光暴露可誘發光化性唇炎,唇紅緣出現白色角化斑塊。戶外活動應佩戴寬檐帽或使用含二氧化鈦的物理防曬唇膏,已出現光損傷者可局部涂抹糖皮質激素軟膏。
3、過敏反應:
接觸性唇炎多由口紅、牙膏中的香料或防腐劑誘發,表現為唇周紅斑伴瘙癢。常見致敏原包括肉桂醛、鎳等金屬成分。斑貼試驗可明確過敏源,治療需避免接觸致敏物質并口服抗組胺藥。
4、真菌感染:
念珠菌性唇炎常見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特征為唇周白色偽膜和放射狀裂紋。確診需刮取皮屑進行真菌鏡檢,治療選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或克霉唑乳膏,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5、營養缺乏:
維生素B2、B6或鐵缺乏可導致口角炎合并唇炎,表現為對稱性口角皸裂。需檢測血清鐵蛋白及轉鐵蛋白飽和度,補充復合維生素B的同時,應增加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富含核黃素食物的攝入。
慢性唇炎患者應建立每日唇部護理流程:晨起清潔后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修復型唇膏,進食后及時擦干唇周水分,夜間厚涂凡士林封閉保濕。避免進食過燙、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在40%-60%。若持續6周未改善或出現糜爛、出血等嚴重癥狀,需皮膚科就診排除扁平苔蘚、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明顯疼痛時可短期使用1%氫化可的松軟膏,但連續應用不宜超過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