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的癥狀表現主要有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黃疸、發熱寒戰、無癥狀。膽囊結石是膽囊內形成的固體沉積物,可能由膽汁成分失衡、膽囊收縮功能異常、高脂飲食、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右上腹疼痛
膽囊結石最常見的癥狀是右上腹疼痛,疼痛可能突然發作,尤其在進食高脂肪食物后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背部,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這種疼痛通常由結石阻塞膽囊管或膽總管引起,導致膽囊內壓力升高。部分患者可能伴隨惡心嘔吐,疼痛緩解后癥狀可能消失。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反復發作,需警惕膽囊炎或膽管炎的可能。
2、消化不良
膽囊結石患者常出現消化不良癥狀,表現為餐后腹脹、噯氣、惡心等。這些癥狀與膽汁排泄受阻有關,導致脂肪類食物消化吸收不良。部分患者可能誤認為胃腸疾病而延誤診治。長期消化不良可能導致營養吸收障礙,出現脂肪瀉或體重下降。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脂食物攝入有助于緩解癥狀。
3、黃疸
當膽囊結石進入膽總管并造成梗阻時,可能出現黃疸癥狀。表現為皮膚和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糞便顏色變淺。黃疸的出現提示膽道梗阻程度較重,膽汁無法正常排入腸道。這種情況可能伴隨皮膚瘙癢,血液檢查可發現膽紅素水平升高。膽總管結石引起的黃疸需要及時就醫處理,避免引發膽管炎或胰腺炎。
4、發熱寒戰
膽囊結石合并感染時可出現發熱寒戰癥狀,體溫可能超過38攝氏度。這種情況通常提示急性膽囊炎或膽管炎發生,由細菌感染引起。患者可能伴隨白細胞計數升高,右上腹壓痛明顯。嚴重感染可能導致敗血癥,需要靜脈抗生素治療。高齡或免疫力低下患者癥狀可能不典型,但病情進展更快,需格外警惕。
5、無癥狀
部分膽囊結石患者可能長期無明顯癥狀,僅在體檢時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多見于結石較小且未造成膽道梗阻的患者。無癥狀膽囊結石一般不需要立即治療,但需定期隨訪觀察。當出現癥狀或并發癥風險增加時,如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無癥狀患者也應避免高脂飲食,減少癥狀發作風險。
膽囊結石患者應注意飲食調節,以低脂、高纖維飲食為主,避免暴飲暴食。適量增加運動有助于維持正常體重,降低膽汁淤積風險。定期體檢可及時發現結石變化,出現腹痛、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根據結石大小、癥狀嚴重程度,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溶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膽囊切除術。具體治療方案需由醫生評估后確定,不建議自行服用藥物或嘗試偏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