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咬牙牙根就疼可能與牙周炎、齲齒、牙隱裂、牙齒敏感、牙髓炎等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后針對性治療。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組織慢性炎癥,多由牙菌斑堆積引起。牙齦紅腫出血、牙槽骨吸收會導致咬合時牙根疼痛。需通過潔治術清除菌斑,嚴重者需牙周翻瓣手術。可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控制感染。
2、齲齒
齲齒發展到深齲時,細菌侵蝕牙本質接近牙髓,咬硬物會刺激暴露的牙本質小管引發疼痛。需去除腐質后填充治療,若已傷及牙髓則需根管治療。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幫助再礦化。
3、牙隱裂
牙齒表面微小裂紋在咬合力作用下會刺激牙髓神經,表現為定點咬合痛。隱裂較淺時可進行樹脂充填,若裂紋達牙髓需做全冠修復或根管治療。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4、牙齒敏感
牙齦退縮或釉質磨損導致牙本質暴露,冷熱或咬合刺激會引發短暫銳痛。可使用脫敏牙膏緩解,嚴重者需進行激光脫敏或樹脂封閉治療。減少酸性食物攝入。
5、牙髓炎
細菌感染牙髓后產生炎性滲出,咬合時壓力增加會加劇跳痛。急性期需開髓引流,后期行根管治療徹底清除感染源。布洛芬緩釋膠囊可暫時緩解疼痛。
日常應注意口腔衛生,每天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避免用牙齒開瓶蓋或咬硬物,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病變。若疼痛持續超過三天或伴隨牙齦腫脹、發熱等癥狀,須立即就診。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口腔感染,妊娠期婦女治療前應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