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有可能得手足口病。雖然手足口病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但成人因免疫力下降或接觸病毒時也可能感染。
1、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的病因與癥狀:
成人手足口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常見為柯薩奇病毒A16型或腸道病毒71型。感染途徑包括直接接觸患者分泌物、飛沫傳播或接觸被污染物品。成人發病癥狀通常較兒童輕微,表現為手、足、口腔出現紅色丘疹或水皰,可能伴隨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咽喉疼痛或食欲減退。
2、成人手足口病的治療與護理:
成人手足口病多為自限性疾病,7-10天可自愈。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發熱時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物,口腔潰瘍可用康復新液含漱緩解疼痛。日常需保持充足休息,多飲水促進代謝。飲食選擇溫涼流質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加重口腔不適。患病期間應隔離避免傳染,尤其需遠離嬰幼兒群體。
預防成人手足口病需注重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規范洗手,避免共用毛巾餐具。流行季節減少前往人群密集場所,保持居室通風。若照顧患病兒童后出現疑似癥狀,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增強體質鍛煉、保證營養均衡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成人患者康復后仍需觀察1周,少數可能出現指甲脫落等后期表現,通常無需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