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利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中成藥、西藥利尿劑、抗生素、α受體阻滯劑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飲水量不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膀胱功能障礙、慢性腎病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水量:每日飲水量建議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可適量飲用玉米須茶、冬瓜湯等具有利水功效的食療方。長時間飲水不足會導致尿液濃縮,刺激尿道黏膜。
2、中成藥調理:癃閉舒膠囊可緩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難,三金片適用于下焦濕熱型尿頻尿急,八正合劑對膀胱氣化不利有效。中成藥需辨證使用,濕熱證表現為小便灼熱、舌苔黃膩。
3、利尿劑應用:呋塞米適用于心源性水腫,氫氯噻嗪對高血壓合并水腫有效,螺內酯常用于醛固酮增多癥。利尿劑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需監測血鉀水平。這類藥物適用于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的水鈉潴留。
4、抗感染治療:左氧氟沙星針對革蘭陰性菌尿路感染,頭孢克肟適用于單純性膀胱炎,磷霉素對腸道桿菌效果顯著。尿路感染常伴隨尿急尿痛,尿常規可見白細胞升高。抗生素使用需完成規定療程。
5、改善排尿功能:坦索羅辛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特拉唑嗪對膀胱出口梗阻有效。α受體阻滯劑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建議睡前服用。這類藥物通過阻斷腎上腺素受體改善排尿困難。
日常飲食可增加芹菜、薏仁等利尿食材,避免攝入酒精及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進行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有助于增強膀胱控制力。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血尿、發熱時需泌尿科就診,必要時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或超聲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