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引起的咳嗽遷延不愈可能與鼻腔分泌物倒流、氣道高反應性、合并感染、過敏因素持續刺激、用藥不規范等因素有關,可通過鼻腔沖洗、抗組胺治療、抗炎治療、環境控制、規范用藥等方式改善。
1、分泌物刺激:鼻竇或鼻腔炎癥產生的分泌物經后鼻孔流入咽喉部,直接刺激咳嗽受體。保持室內濕度50%-60%,每日生理鹽水鼻腔沖洗3-4次,睡眠時墊高床頭15度可減少倒流。
2、氣道高反應:鼻部炎癥介質通過鼻-支氣管反射誘發氣道敏感。可能與白三烯水平升高有關,表現為夜間干咳加重。孟魯司特鈉可阻斷炎癥介質,聯合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減輕黏膜水腫。
3、繼發感染因素:長期鼻塞導致口呼吸使病原體直接侵入下呼吸道。如出現黃膿痰、發熱需排查細菌感染,常見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可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
4、過敏持續狀態:塵螨、花粉等過敏原反復刺激引發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血清IgE檢測和皮膚點刺試驗可明確過敏原,除螨儀使用、HEPA濾網更換頻率需保持每周1次,嚴重者需皮下免疫治療。
5、用藥依從性差:患者自行停用鼻用激素或減量導致炎癥控制不足。鼻用糠酸莫米松需連續使用4周以上,配合記錄癥狀日記監測療效,避免癥狀稍緩解即停藥造成病情反復。
咳嗽期間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量飲用羅漢果茶或蜂蜜水緩解咽喉不適。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如游泳可增強氣道抵抗力,但霧霾天氣應改為室內運動。定期清洗空調濾網、更換枕芯,使用除濕機維持濕度有助于減少過敏原負荷。如咳嗽持續超過8周或出現咯血、呼吸困難需排除哮喘、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