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假牙在初期佩戴時可能出現松動脫落現象,但多數情況下通過正確使用和調整可顯著改善穩定性。假牙固位問題主要與牙槽骨吸收、假牙適配度、口腔肌肉協調性、日常維護方式以及粘附劑使用等因素相關。
牙槽骨持續吸收是導致假牙松動的主要原因。牙齒缺失后頜骨會逐漸萎縮,假牙基托與牙齦間的空隙增大。建議定期復查,必要時通過重襯技術填補基托與牙齦間的空隙。部分患者可能伴隨咀嚼無力或黏膜壓痛。
假牙制作精度直接影響固位效果。初次佩戴需經歷2-3次調改,確保基托與黏膜均勻貼合。明顯翹動或脫落時需及時返工,長期使用不當可能引發口腔潰瘍。選擇具有壓力指示功能的印模材料能提升制作精度。
口腔肌肉控制能力決定假牙使用效果。建議進行吹氣球、鼓腮等肌肉訓練,每日3組每組10次。新佩戴者常見說話漏風現象,通常1-2個月可適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可能出現長期適應障礙。
正確維護能延長假牙使用壽命。餐后及時沖洗假牙,使用軟毛刷清潔基托,避免用熱水浸泡導致變形。夜間摘除假牙讓黏膜休息,存放于專用浸泡液中。忽視清潔可能引發義齒性口炎。
醫用粘附劑可作為臨時輔助措施。選擇含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膏狀粘附劑,避免使用超量堵塞基托孔隙。粘附劑不能替代專業調整,持續依賴需排查假牙適配問題。
全口假牙佩戴3個月后仍頻繁脫落,建議就診檢查頜骨狀況。嚴重骨吸收患者可能需要種植體輔助固位或覆蓋義齒修復。定期口腔檢查對維持假牙功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