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疹通常出現在手掌、足底、軀干、生殖器及口腔黏膜等部位。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典型表現,主要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具有多形性和廣泛分布的特點。
1、手掌足底
梅毒疹在手掌和足底表現為銅紅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可能有鱗屑,通常不痛不癢。這種皮疹具有特征性,呈對稱分布,是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皮疹消退后可能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
2、軀干
軀干部位的梅毒疹多表現為玫瑰疹樣或斑丘疹樣皮損,可廣泛分布于胸腹部及背部。皮疹大小不一,直徑多在數毫米至1厘米之間,顏色呈玫瑰紅或銅紅色,觸之有浸潤感。
3、生殖器
生殖器部位的梅毒疹可表現為扁平濕疣,多見于會陰、肛周等溫暖潮濕部位。這種皮損表面濕潤,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極強。可能伴有輕度瘙癢或不適感。
4、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的梅毒疹表現為黏膜斑,多見于唇部、頰黏膜和舌部。皮損呈灰白色糜爛面,邊界清楚,周圍有輕度充血帶。這種皮損同樣具有高度傳染性,可能影響進食和說話。
5、其他部位
梅毒疹還可出現在面部、四肢等全身各處,表現為多種形態的皮疹。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脫發、甲溝炎等特殊表現。皮疹通常不遺留瘢痕,但可能反復發作。
梅毒疹的出現提示疾病已進入二期階段,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治療期間應避免性接觸,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飲食上應保證營養均衡,適當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定期復查血清學指標,直至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