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患者需注重均衡營養攝入,飲食調整可延緩病情進展并改善認知功能。
1、優質蛋白:
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質有助于維持神經細胞結構。選擇魚類如三文魚、金槍魚等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每周至少3次;禽類推薦雞胸肉、火雞肉等低脂肉類;植物蛋白可選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漿。避免加工肉制品中過量飽和脂肪。
2、抗氧化食物:
藍莓、草莓等漿果類含豐富花青素,能清除腦內自由基;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提供維生素E;堅果中的核桃、杏仁含α-亞麻酸。建議每日攝入200g混合莓果,30g原味堅果作為加餐。
3、全谷物主食:
糙米、燕麥等低升糖指數主食可穩定血糖波動,避免精制糖分對腦血管的損傷。每日主食中全谷物應占50%以上,搭配紅薯、藜麥等復合碳水化合物,同時補充B族維生素。
4、地中海飲食:
采用橄欖油作為主要脂肪來源,搭配大量蔬果、全谷物及適量紅酒。研究顯示該飲食模式可降低認知衰退風險34%。需嚴格控制每日鹽分攝入低于5g,避免腌制食品。
5、水分補給:
每日飲水1500-2000ml維持腦脊液平衡,可飲用綠茶、薄荷茶等富含多酚的飲品。限制咖啡因攝入每日不超過200mg,避免酒精類飲料導致維生素B1缺乏。
腦萎縮患者應建立規律的三餐制度,采用清蒸、燉煮等低溫烹飪方式保留營養。每周進行3次30分鐘以上快走或游泳,配合認知訓練游戲。定期監測體重及血液營養指標,出現吞咽困難需及時調整食物質地,必要時在營養師指導下使用特醫食品補充營養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