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屑過多通常由頭皮屏障受損、真菌感染或皮膚炎癥引起,可通過調整洗護習慣、藥物干預和生活方式改善。常見原因包括馬拉色菌過度繁殖、頭皮干燥或脂溢性皮炎,表現為白色或黃色鱗屑附著,可能伴隨瘙癢。
溫和清潔是基礎護理的關鍵。選擇含吡啶硫酮鋅ZPT、酮康唑或二硫化硒的藥用去屑洗發水,每周使用2-3次,避免過度清潔導致頭皮干燥。水溫控制在37℃以下,指腹輕柔按摩代替指甲抓撓。
真菌感染需針對性處理。馬拉色菌增殖引發的脂溢性皮炎可使用含1%酮康唑的洗劑,嚴重時配合局部涂抹聯苯芐唑溶液。頭皮銀屑病需使用含煤焦油或水楊酸的角質調節劑,必要時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
日常護理需注意保濕平衡。洗后使用含神經酰胺的護發素保護頭皮屏障,避免酒精類造型產品直接接觸頭皮。冬季干燥時可少量涂抹荷荷巴油或角鯊烷油,停留20分鐘后清洗。
飲食調整輔助改善癥狀。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入如三文魚、亞麻籽,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減少高糖、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攝入,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飲水。
持續頭屑伴紅斑、滲液或脫發需就醫排查。皮膚鏡檢查和真菌培養可鑒別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等病理性因素,頑固性病例可能需口服抗真菌藥或光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