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后護理需重點關注傷口管理、飲食過渡、活動恢復和并發癥監測四個方面。術后護理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和長期健康,科學護理能促進身體適應新的消化吸收狀態。
傷口護理需保持清潔干燥,每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腹腔鏡手術的小切口通常5-7天愈合,開放手術傷口需更長時間恢復。淋浴時使用防水敷料,出現發熱或持續疼痛需及時就醫。
飲食調整分四個階段推進。術后1-2天進行清流質飲食,選擇無糖電解質水、過濾清湯;3-14天過渡到全流質,可添加蛋白質粉、無糖酸奶;15-30天嘗試軟質食物如蒸蛋、魚肉泥;1個月后逐步引入固體食物。每餐控制在60-80毫升,每日6-8餐,進食時間不少于20分鐘。
活動康復應循序漸進。術后6小時開始床上踝泵運動,24小時后在輔助下床活動。2周內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4周后根據耐受度逐步增加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體重下降過快時需進行皮膚護理,使用保濕霜預防松弛。
營養監測需要長期堅持。定期檢測血常規、微量元素,預防缺鐵性貧血和維生素B12缺乏。蛋白質攝入量每日不低于60克,優先選擇魚蝦、雞胸肉等優質蛋白。出現持續嘔吐、腹瀉或頭暈乏力需聯系手術團隊調整方案。
術后1年內每月復診,之后每3-6個月隨訪。建立包含主刀醫生、營養師、心理醫生的隨訪團隊,及時處理傾倒綜合征、膽結石等遠期并發癥。保持飲食日記記錄攝入情況和身體反應,為調整方案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