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性指微生物、寄生蟲以及腫瘤細胞對于化療藥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化療作用就明顯下降。那么胃樂新顆粒長期服用會產生耐藥性嗎?與抗藥性怎樣區別呢?
胃樂新膠囊為棕褐色或棕黃色顆粒;味甜。主要成分是猴頭菌干浸膏250g,淀粉150g。猴頭菌是比較重要的野生或栽培食菌,是我國宴席上的名菜。據分析,每百克(干重)猴頭菌子實體含蛋白質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物44.9克,細纖維6.4克,水份10.2克,磷850毫克,鐵18毫克,鈣2毫克,硫胺素(B1)0.89毫克,核黃素1.89毫克,胡蘿卜素0.01毫克,熱量323千卡。另有氨基酸16種,其中有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猴頭菌子實體還含有多糖和肽類物質,有增強抗體免疫功能。其發酵液對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我國利用菌絲體研制成“猴頭片”等中藥,對治療胃部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療效。猴頭菌對消化不良、神經虛弱、身體虛弱等均有醫療作用,被視為宜藥膳食的食用菌。
胃樂新膠囊功能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便潛血。服用胃樂新顆粒需注意的事項有:1、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2.兒童、孕婦、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3.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5g,一日3次。
耐藥性一般是指病原體與藥物多次接觸后,對藥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藥物對該病原體的療效降低或無效。微生物、寄生蟲及癌細胞都可以產生抗藥性。抗藥性的產生是病原體長期接觸低劑量藥物后發生的適應性變化,病原體產生使藥物失活的酶、改變膜的通透性而阻滯藥物進入、改變靶結構或改變原有代謝過程都是病原體產生耐藥性的機制。所以一般情況下長期服用服藥都會產生耐藥性。
抗藥性是指在生物體在體內產生對某種物質的免疫能力,使其不能傷害到自己。抗藥性的產生是病原體長期接觸低劑量藥物后發生的適應性變化,病原體產生使藥物失活的酶、改變膜的通透性而阻滯藥物進入、改變靶結構或改變原有代謝過程都是病原體產生耐藥性的機制。
兩者的區別在于可否傷害到自己,不能傷害到自己的突現為抗藥性,有漸變的降低免疫的表現為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