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按壓痛可能由闌尾炎、腸梗阻、泌尿系統結石、婦科疾病、腸易激綜合征等因素引起。
1、闌尾炎:右下腹壓痛是典型表現,可能與闌尾管腔阻塞、細菌感染有關,通常伴隨發熱、惡心嘔吐。早期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化膿性闌尾炎需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或開腹手術。
2、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可能導致局部壓痛,常見于腸粘連、腫瘤壓迫,癥狀包括腹脹、停止排便排氣。需禁食胃腸減壓,藥物可用新斯的明、甘油灌腸劑,嚴重者需行腸粘連松解術或腸切除吻合術。
3、泌尿結石:右側輸尿管下段結石可放射至右下腹,與代謝異常、尿路感染相關,典型癥狀為血尿、排尿困難。治療選用坦索羅辛、雙氯芬酸鈉、枸櫞酸氫鉀鈉,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適用于較大結石。
4、婦科疾病:女性右側卵巢囊腫蒂扭轉或盆腔炎可表現為右下腹痛,與激素紊亂、病原體感染相關,可能伴陰道異常出血。抗生素選擇多西環素、頭孢西丁,必要時行卵巢囊腫剝除術或附件切除術。
5、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腸道紊亂導致壓痛,與內臟高敏感性、精神壓力相關,癥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建議低FODMAP飲食,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藥物選用匹維溴銨、曲美布汀調節胃腸動力。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適量攝入酸奶、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規律進行步行、瑜伽等低強度運動,監測疼痛性質變化。反復發作或持續加重的右下腹壓痛應及時進行血常規、超聲或CT檢查,排除急腹癥風險。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有助于改善功能性腹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