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間質瘤是一種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多數表現為腹部腫塊、消化道出血或腹痛。其癥狀與腫瘤大小、位置及惡性程度相關,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進展可出現特異性表現。
胃間質瘤的典型表現包括上腹部隱痛或脹痛,疼痛可能呈間歇性,與飲食無關。部分患者會出現嘔血或黑便,這是由于腫瘤表面潰瘍導致消化道出血所致。當腫瘤體積較大時,可在腹部觸及質地較硬的包塊,按壓時可能有輕度壓痛。
胃間質瘤可能伴隨貧血癥狀,如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這與慢性失血有關。少數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早飽感或體重下降等全身癥狀。極少數情況下,腫瘤破裂會導致急腹癥,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膜刺激征甚至休克。
胃間質瘤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內鏡、CT或MRI。超聲內鏡能夠清晰顯示腫瘤的層次結構,CT可評估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及遠處轉移情況。病理活檢是確診的金標準,通過免疫組化檢測CD117和DOG-1表達可明確診斷。
對于疑似胃間質瘤的患者,建議盡早就診消化內科或普外科。醫生會根據腫瘤大小、位置及惡性風險程度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可能包括內鏡下切除、腹腔鏡手術或靶向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對于監測腫瘤復發或轉移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