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內蒙古、山西。傳統醫學認為,小茴香藥性辛、溫,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療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功效作用
小茴香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作用。
散寒止痛:
小茴香辛溫,入肝、腎經,能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可以用于治療寒滯肝脈導致的寒疝腹痛、睪丸腫痛,及婦女少腹痛、痛經等。
理氣和胃:
小茴香辛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痛,并能理脾胃之氣而開胃、止嘔,可以用于治療胃寒氣滯導致的脘腹脹痛,及脾胃虛寒導致的脘腹脹痛、嘔吐食少。
現代應用
1、小茴香具有抗炎、鎮痛、解痙的作用,能解除腸道痙攣,緩解小兒疝氣絞痛,治療原發性痛經,常運用于止痛、調經、和胃的中成藥中,如田七痛經散、烏金丸、活胃膠囊、仲景胃靈丸、八味肉桂膠囊、溫胃降逆顆粒等。
2、小茴香具有保肝、抗肝纖維化、抗骨質疏松等作用,可運用于補益肝腎藥、祛風濕藥中,如腎寶糖漿、天蓉益腎合劑、龜鹿滋腎丸、追風膏、風濕痛藥酒等。
需要注意,大家應該合理的使用中成藥,不能隨意用藥。當您有用藥需求時,應向醫生或藥師咨詢,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適宜人群
小茴香適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者;脘腹脹痛、食少吐瀉者。
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者:
小茴香能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可以用于治療寒滯肝脈導致的寒疝腹痛、睪丸腫痛,及婦女少腹痛、痛經等。
脘腹脹痛、食少吐瀉者:
小茴香能理氣和胃、止嘔,可以用于治療胃寒氣滯導致的脘腹脹痛,及脾胃虛寒導致的脘腹脹痛、嘔吐食少。
需要注意,本品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來治療上述疾病,具體組方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體質、合用藥物情況等制定,存在個體化差異,請大家不要盲目用藥。
禁忌人群
陰虛火旺者慎用。
原因:
小茴香辛散溫燥,陰虛火旺者服用后會加重原有癥狀。
使用方法
本品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于中藥組方中,一般情況下,需要煎煮后內服。需要注意,具體的熬藥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時間、煎煮次數等需要遵照醫囑,以保證藥液能夠發揮相應的療效。
用量
臨床常用劑量為3-6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體質等因素不同,具體用量會存在個體化差異,請患者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規定的劑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確,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間需要合用其他藥物,請向醫生或藥師咨詢。
食用方法
小茴香既是藥品又是食品,小茴香莖葉可以當作蔬菜,可以做成茴香餅、海鮮茴香湯、茴香花生米、茴香炒雞蛋、茴香黃瓜汁。
茴香餅:
將茴香菜擇洗干凈,切末,加雞蛋、肉末、鹽、五香粉和勻,加面粉和成面糊,放鍋中兩面煎好后即可。
海鮮茴香湯:
將小章魚洗凈焯熟,加入牛奶、茴香菜、魚高湯一起用小火煮,待湯汁濃度適合時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茴香花生米:
鍋中加水、加鹽燒開,加入花生粒煮熟,撈出瀝干。茴香菜洗凈切碎,與花生米、調料拌勻即可。
茴香炒雞蛋:
茴香菜洗凈,切段。油鍋熱,入蛋液,煎成大塊,盛盤備用。鍋底留油,加入茴香菜翻炒,菜稍微發軟時加入雞蛋塊,調味后即可出鍋。
茴香黃瓜汁:
將茴香菜、胡蘿卜、黃瓜洗干凈,榨汁,拌勻后即可飲用。
溫馨提示
1、作為藥品:小茴香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中藥,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調理身體,建議您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本品,以免發生用藥風險。
2、作為藥食同源產品:衛法監發[2002]51號文件將小茴香列入藥食同源類產品,小茴香可作為配料應用于烹飪料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