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戳破牙齦可通過壓迫止血、冷敷鎮痛、消毒防護、調整工具、觀察愈合等方式處理。牙齦損傷通常由刷牙力度過大、牙刷毛過硬、牙齦炎癥、凝血功能障礙、外傷性刺激等因素引起。
1、壓迫止血:
用無菌紗布或棉球輕壓出血部位5-10分鐘,利用物理壓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避免反復擦拭傷口,凝血過程中可配合含漱生理鹽水減少口腔細菌量。
2、冷敷鎮痛:
將冰袋包裹毛巾后外敷面頰部,每次10分鐘間隔2小時。低溫能收縮毛細血管減少滲血,同時降低局部神經敏感度緩解刺痛感。
3、消毒防護:
使用0.05%氯己定含漱液或聚維酮碘溶液漱口,每日2次持續3天。創面愈合前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刷牙時避開損傷區域。
4、調整工具:
更換軟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與牙面呈45度輕柔震顫。電動牙刷選擇敏感模式,牙膏優先含硝酸鉀或精氨酸成分的脫敏型產品。
5、觀察愈合:
淺表破損通常3天內愈合,持續出血超過24小時需排查血友病或肝硬化等疾病。伴隨化膿、牙齒松動需口腔科檢查排除牙周膿腫。
恢復期增加獼猴桃、柑橘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促進膠原蛋白合成,避免用患側咀嚼堅硬食物。選擇含蘆薈或洋甘菊成分的漱口水舒緩牙齦,刷牙后使用牙線清理鄰間隙時注意動作輕柔。每日晨起可用指腹按摩牙齦增強局部血液循環,若反復發生牙齦破損建議進行牙周探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