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締組織外痔通常無須切除,多數可通過保守治療緩解癥狀。是否需要手術取決于痔核大小、癥狀嚴重程度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主要考慮因素有痔核脫出頻率、出血量、疼痛程度、保守治療效果以及患者個人意愿。
體積較小且癥狀輕微的結締組織外痔,優先選擇非手術治療。日常可通過溫水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不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有助于軟化糞便,減少排便時對痔核的摩擦刺激。避免久坐久站、規律運動可降低肛周靜脈壓力。若出現瘙癢或疼痛,可短期使用痔瘡膏緩解癥狀,但需注意藥物成分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當痔核長期脫出無法回納、反復大量出血或形成血栓導致劇烈疼痛時,需考慮手術切除。痔核體積超過肛門周徑三分之一可能影響肛門閉合功能。保守治療三個月以上無效且癥狀持續加重者,手術可徹底去除病灶。高齡患者或合并凝血功能障礙等基礎疾病時,需謹慎評估手術風險。術后可能出現短暫性肛門失禁或創面感染等并發癥,需嚴格遵循醫囑進行傷口護理。
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是預防復發的關鍵措施,便后建議使用柔軟無香型廁紙。每日進行提肛運動可增強盆底肌群力量。飲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攝入。若出現肛門墜脹感持續加重或發熱等感染征兆,應及時復診。術后恢復期應選擇易消化食物,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