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需要檢查氫呼氣試驗、乳糖耐量試驗、糞便還原糖測定、基因檢測、小腸黏膜活檢等項目。乳糖不耐受是機體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可能出現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氫呼氣試驗是診斷乳糖不耐受的常用方法,通過檢測呼氣中氫氣濃度判斷乳糖吸收情況?;颊咝杩崭癸嬘煤樘侨芤?,隨后每隔一段時間采集呼氣樣本。若氫氣濃度明顯升高,提示存在乳糖不耐受。該檢查無創且操作簡便,但可能受腸道菌群影響。
乳糖耐量試驗通過測定血糖變化評估乳糖消化能力?;颊呖崭狗萌樘呛?,定期檢測血糖水平。若血糖上升幅度不足,說明乳糖分解吸收障礙。該方法需多次采血,可能引起不適,且糖尿病患者結果易受干擾。
糞便還原糖測定適用于嬰幼兒乳糖不耐受篩查。收集新鮮糞便樣本檢測還原糖含量,結果陽性提示乳糖消化不全。該方法無創安全,但需注意樣本采集時間和保存條件,避免結果誤差。
基因檢測可發現乳糖酶基因多態性,明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通過采集血液或口腔黏膜細胞分析LCT基因變異情況。該檢查特異性高,能早期診斷遺傳性乳糖酶缺乏,但無法評估獲得性乳糖不耐受。
小腸黏膜活檢通過內鏡取小腸組織檢測乳糖酶活性,是診斷金標準。能直接觀察黏膜病變并鑒別繼發性乳糖不耐受。但屬于有創檢查,通常在其他方法無法確診時采用,需嚴格掌握適應癥。
確診乳糖不耐受后應調整飲食結構,避免空腹飲用牛奶,可選擇無乳糖奶制品或補充乳糖酶制劑。日常注意記錄飲食反應,循序漸進增加乳制品攝入量幫助腸道適應。合并嚴重腹瀉時需預防脫水,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等藥物對癥治療。定期復查評估腸道功能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