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少量發霉食物一般無須特殊治療,可通過多飲水、觀察癥狀等方式處理。發霉食物可能含有霉菌毒素,主要危害有胃腸道刺激、過敏反應、肝臟損傷、神經毒性、免疫抑制等。
增加飲水量有助于稀釋體內毒素濃度并促進排泄。建議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每日保持足夠尿量。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或酒精,以免加重胃腸負擔。若出現輕微腹瀉可適當補充口服補液鹽。
密切監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以及皮膚瘙癢、頭暈乏力等全身反應。多數健康人群攝入微量霉變食物后24小時內無異常表現。兒童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延長觀察至72小時。
短期內選擇易消化的米粥、面條等低脂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纖維食品。適量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可調節腸道菌群。出現腹脹時可暫時禁食4-6小時,待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飲食。
出現持續嘔吐可遵醫囑使用多潘立酮等止吐藥,腹瀉嚴重時可選用蒙脫石散。過敏反應需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禁止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瀉藥物掩蓋癥狀。
若出現血便、持續高熱、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需立即就醫進行洗胃或活性炭吸附。肝功能異常者可能需注射谷胱甘肽解毒。孕婦及慢性病患者即使無癥狀也應咨詢
日常需加強食品儲存管理,谷物堅果應密封冷藏,水果局部霉變需整顆丟棄。定期檢查廚房濕度避免霉菌滋生,木質砧板等器具發霉后需徹底更換。建議學習食品安全知識,霉變食物即使加熱也無法完全破壞毒素,切勿切除霉變部分后食用剩余部分。特殊人群可考慮定期進行肝功能篩查以評估潛在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