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隱血建議就診腎內科或泌尿外科,可能由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腎炎、腫瘤或外傷等因素引起。
腎內科主要診治腎臟相關疾病引起的尿隱血。腎小球腎炎、IgA腎病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可能導致尿中紅細胞漏出,表現為尿隱血陽性。患者可能伴隨水腫、高血壓或腎功能異常。醫生會通過尿紅細胞形態學檢查、腎功能檢測及腎臟超聲等明確病因。常用藥物包括黃葵膠囊、百令膠囊等中成藥,嚴重時需使用免疫抑制劑。慢性腎病需長期隨訪管理。
泌尿外科處理泌尿系統結構性病變導致的尿隱血。尿路結石在移動過程中可能劃傷尿路上皮,引發血尿伴腎絞痛。膀胱或腎臟腫瘤也可能表現為無痛性血尿,需通過膀胱鏡或CT尿路造影確診。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時可能因血管破裂出現終末血尿。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常用于結石治療,腫瘤需根據分期選擇手術或放化療。
急性膀胱炎或腎盂腎炎等尿路感染是尿隱血常見原因。細菌侵襲尿路上皮導致炎癥反應,患者多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大腸埃希菌是最常見致病菌。治療需根據尿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反復感染者需排查泌尿系統畸形或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劇烈運動后可能出現一過性尿隱血,與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有關。女性月經期經血混入尿液也可造成假陽性。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風險。這類情況通常無須特殊處理,建議復查尿常規并避免誘因。檢查前應清潔外陰,留取中段尿以提高準確性。
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礙可表現為多部位出血包括血尿。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可能累及腎臟。這類患者需完善凝血功能、自身抗體等檢查,治療原發病是關鍵。抗凝藥物過量使用時也需調整劑量。
發現尿隱血應避免劇烈運動及辛辣飲食,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稀釋尿液。長期吸煙者需戒煙以減少膀胱癌風險。育齡期女性應避開月經期檢查。40歲以上無痛性血尿患者必須排除惡性腫瘤。所有血尿患者均應定期復查尿常規、泌尿系統超聲,必要時進行膀胱鏡或CT檢查。記錄血尿出現頻率與伴隨癥狀有助于醫生判斷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