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手術前通常需要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心電圖、傳染病篩查、肛門指診等項目。這些檢查有助于評估手術風險、排除禁忌癥并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
1、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貧血、感染等情況。通過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等指標,判斷患者基本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手術。若存在嚴重貧血或感染,需先進行相應治療后再考慮手術。
2、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檢查包括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這項檢查能發現潛在的出血傾向,避免術中術后大出血風險。對于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尤為重要,可能需要調整用藥方案。
3、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可評估心臟功能,篩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臟問題。中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必須進行此項檢查,確保能夠耐受麻醉和手術刺激。
4、傳染病篩查
傳染病篩查主要包括乙肝、丙肝、梅毒等血液傳播疾病檢測。這項檢查既是對醫護人員的保護,也能幫助醫生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同時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5、肛門指診
肛門指診是肛裂診斷的重要檢查,可直接評估裂口位置、大小及肛門括約肌緊張程度。通過觸診還能排除痔瘡、肛周膿腫等可能合并的疾病,為手術方式選擇提供依據。
肛裂手術前除完成必要檢查外,患者需保持肛門清潔,術前6-8小時禁食禁水。術后恢復期應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飲水軟化大便,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規律排便習慣,可進行溫水坐浴促進傷口愈合。遵醫囑使用藥物控制疼痛,定期復查評估恢復情況。出現發熱、持續出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