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路感染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對癥藥物、中藥輔助、生活方式調整、預防復發等方式干預。該病多與細菌感染、尿路結構異常、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慢性病控制不佳等因素相關,常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灼痛、下腹墜脹、尿液渾濁或血尿等癥狀。
1、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據尿培養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療程通常5-7天。復雜性感染需延長至2周,伴有前列腺炎時需用藥4-6周。
2、解痙止痛:針對排尿疼痛癥狀,可短期使用鹽酸坦索羅辛緩解尿道痙攣,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減輕炎癥疼痛。這類藥物不宜超過3天,需與抗生素配合使用。
3、中藥調理:清熱利濕類中成藥如三金片、熱淋清顆粒可輔助緩解癥狀。含車前草、瞿麥等成分的利尿中藥能促進細菌排出,但不可替代抗生素治療。
4、飲水調節:每日飲水量需達2000ml以上,分次飲用稀釋尿液。建議選擇淡綠茶、玉米須水等利尿飲品,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尿道黏膜。
5、衛生管理:治療期間每日更換純棉內褲,便后從前向后清潔。性生活前后及時排尿清洗,必要時使用弱酸性護理液清潔外陰部。
尿路感染期間需增加維生素C攝入,柑橘類水果和西蘭花等食物可酸化尿液抑制細菌。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選擇游泳或快走促進血液循環。復發患者建議睡前排空膀胱,夜間起夜1-2次減少尿液滯留。合并糖尿病或前列腺增生者需同步治療基礎疾病,定期復查尿常規直至癥狀完全消失后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