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感冒通常可通過多飲水、物理降溫、食療調理等方式緩解。感冒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涼等因素引起,需謹慎用藥以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普通感冒多為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孕婦因激素水平變化導致免疫力暫時降低,更易受病原體侵襲。典型癥狀包括鼻塞、咽痛、低熱等,通常持續3-7天可自愈。
保持每日2000毫升溫水攝入有助于稀釋呼吸道分泌物。淡鹽水漱口可緩解咽部不適,每日3-5次為宜。體溫低于38.5℃時建議采用溫水擦浴、退熱貼等物理降溫方式。飲食可選擇冰糖雪梨羹、姜絲蘿卜湯等潤肺散寒的食療方。
對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安全退熱藥物,但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偽麻黃堿類減充血劑應避免在妊娠早期使用。中成藥如板藍根顆粒、雙黃連口服液需嚴格遵醫囑,禁用含金剛烷胺成分的復方制劑。
出現持續高熱超過3天、膿性鼻涕、胸悶氣促等癥狀時,需警惕流感或細菌性肺炎可能。妊娠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引發宮縮,需及時進行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檢測。病毒性感冒一般無需抗生素,但繼發細菌感染時可考慮使用頭孢類等B級抗菌藥物。
妊娠20周后持續高熱可能增加胎兒神經管缺陷風險,體溫超過39℃應及時就醫。感冒期間需監測胎動變化,合并基礎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者更需加強觀察。多數孕婦感冒預后良好,但需避免盲目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激素類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