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通常無法自愈,治療方法包括內鏡下切除、手術切除、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定期復查。直腸息肉可能與遺傳因素、慢性炎癥刺激、不良飲食習慣、膽汁酸代謝異常、年齡增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黏液便、里急后重等癥狀。
1、內鏡下切除:直徑較小的息肉可通過結腸鏡下電凝切除、圈套器切除等方式處理,操作創傷小且恢復快。術后需禁食6小時并觀察有無出血。
2、手術切除:直徑超過2厘米的廣基息肉或病理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者,需行經肛門局部切除術或經腹直腸前切除術。術后需留置導尿管并監測生命體征。
3、藥物治療:伴有感染時可用頭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炎癥性息肉可選用美沙拉嗪栓劑;出血較多者口服云南白藥膠囊。
4、飲食調整:每日攝入300克深色蔬菜如菠菜、西蘭花;增加燕麥、糙米等膳食纖維;限制紅肉攝入每周不超過500克。
5、定期復查:術后1年需復查腸鏡,此后根據病理結果每2-3年隨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需每6個月檢查腫瘤標志物。
日常應保持每日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烹飪方式建議選擇清蒸、白灼替代油炸,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出現持續便血或排便形狀變細應及時消化科就診,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5年進行例行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