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吐血可能與急性胃黏膜病變、胃潰瘍、食管靜脈曲張破裂、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酒精性肝病等因素有關。吐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現,需立即就醫排查病因。
1、急性胃黏膜病變
酒精刺激可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嚴重時引發糜爛出血。患者常伴上腹灼痛、惡心嘔吐,嘔吐物混有咖啡渣樣血液。需禁食并靜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配合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液治療。
2、胃潰瘍
長期飲酒會破壞胃黏膜屏障,胃酸侵蝕潰瘍面血管可致嘔血。多表現為規律性上腹痛伴黑便,出血量大時嘔吐鮮紅色血液。確診需胃鏡下止血,聯合使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和膠體果膠鉍膠囊。
3、食管靜脈曲張破裂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靜脈曲張,飲酒后易誘發血管破裂。特點是突發大量嘔血伴休克,需緊急內鏡下套扎或注射組織膠,同時輸注生長抑素類似物如醋酸奧曲肽。
4、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
劇烈嘔吐使食管胃連接處黏膜縱向撕裂,常見于醉酒后反復嘔吐。嘔鮮血前常有劇烈干嘔,多數出血可自限,嚴重者需內鏡止血,必要時使用血凝酶靜脈注射。
5、酒精性肝病
長期酗酒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和門脈高壓,可能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多有肝掌蜘蛛痣等體征,需補充維生素K1改善凝血,嚴重時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并行肝硬度檢測明確肝纖維化程度。
飲酒后吐血屬于急癥,須立即禁食并平臥,頭部偏向一側防止窒息,盡快撥打急救電話。治療期間嚴格戒酒,恢復期進食溫涼流質飲食如米湯,避免粗糙辛辣食物。定期復查胃鏡監測病灶愈合情況穩定后可逐步過渡到軟食,注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腹壓增高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