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可通過膀胱觸診、導尿術、超聲檢查、尿流動力學檢查、膀胱鏡檢查等方式診斷,護理方法包括熱敷按摩、定時排尿、藥物輔助、導尿管理、心理疏導等。尿潴留多由前列腺增生、神經源性膀胱、尿道狹窄、藥物副作用、術后并發癥等因素引起。
1、膀胱觸診
膀胱觸診是初步判斷尿潴留的物理檢查方法,通過下腹部叩診可發現膀胱充盈膨隆。觸診時患者需平臥屈膝,醫生通過觸壓恥骨上方評估膀胱容量。該方法簡便快速,但無法精確測量殘余尿量,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確認。
2、導尿術
導尿術兼具診斷和治療功能,通過留置導尿管測量殘余尿量可明確尿潴留程度。操作需嚴格無菌,避免尿路感染。對于急性尿潴留,導尿能立即緩解膀胱壓力,長期留置需定期更換導管并監測尿常規。
3、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能無創評估膀胱殘余尿量及泌尿系統結構異常。通過測量膀胱前后徑和橫徑計算容積,殘余尿超過100毫升可確診尿潴留。該檢查適用于前列腺增生、神經源性膀胱等病因篩查,且無輻射風險。
4、尿流動力學檢查
尿流動力學檢查可分析排尿功能障礙類型,通過尿流率、膀胱壓等參數區分梗阻性與非梗阻性尿潴留。檢查需插入膀胱測壓導管,能明確神經源性膀胱或尿道括約肌失調等病因,為手術方案提供依據。
5、膀胱鏡檢查
膀胱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尿道狹窄、膀胱結石等機械性梗阻病變。采用軟性或硬性內窺鏡探查尿道及膀胱腔,適用于反復尿潴留且其他檢查未明確病因者。檢查可能引起短暫血尿或尿痛,需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尿潴留患者日常應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可嘗試聽流水聲或溫水坐浴誘導排尿,便秘者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長期導尿者需定期沖洗膀胱,訓練規律排尿反射。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應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需進行盆底肌訓練。出現發熱、血尿或腰痛需立即就醫,防止腎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