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陰陽兩虛建議就診中醫科或中醫腎病科。腎陰陽兩虛屬于中醫辨證范疇,可能由長期勞累、年老體衰、慢性疾病損耗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與潮熱盜汗并存、頭暈耳鳴等癥狀。
1、中醫科
中醫科醫師可通過望聞問切進行整體辨證,明確腎陰陽兩虛的具體證型。典型癥狀包括夜尿頻多、性功能減退、五心煩熱等,治療以調和陰陽為主,常用方劑如金匱腎氣丸、左歸丸等。醫師會根據舌脈象調整藥物配伍,同時指導飲食禁忌與起居調攝。
2、中醫腎病科
中醫腎病專科更側重腎臟相關癥狀的精細化處理,適合合并蛋白尿、水腫等明顯腎系癥狀者。診療中會結合現代醫學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采用中藥湯劑配合艾灸、穴位貼敷等外治法。對于病程較長者,可能需配合膏方調理以鞏固療效。
日常需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飲食可選用黑豆、山藥、枸杞等平補食材,忌食生冷辛辣。冬季注意腰部保暖,適度練習八段錦等傳統養生功法。若出現嚴重水腫或電解質紊亂,應及時轉診中西醫結合腎內科進一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