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咽喉痛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緩解癥狀,或含服西地碘含片等局部抗炎藥物。咽喉痛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見于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解熱鎮痛類藥物能有效減輕咽喉部炎癥反應。對乙酰氨基酚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揮鎮痛作用,適用于體溫超過38.5℃的發熱伴咽喉痛患者。布洛芬作為非甾體抗炎藥,兼具抗炎與鎮痛雙重功效,可緩解咽喉腫脹疼痛。使用這類藥物需注意胃腸道刺激等不良反應。
局部治療藥物能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西地碘含片通過釋放碘分子發揮殺菌作用,適用于合并細菌感染的咽喉腫痛。地喹氯銨含片作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破壞微生物細胞膜結構。使用含片時應含服至完全溶解,用藥后30分鐘內避免進食飲水。
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多數患者3-5天癥狀自行緩解。期間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用淡鹽水漱口每日4-6次。室溫控制在20-24℃并維持50%-60%濕度,有助于緩解黏膜干燥。若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或膿性分泌物,提示可能繼發細菌感染,需及時就醫評估。
咽喉痛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選擇溫涼流質飲食。蜂蜜具有黏膜保護作用,可取5-10毫升含服緩解干癢。合并聲嘶者需減少發聲,避免加重聲帶充血。吸煙人群應暫時戒煙,防止煙霧刺激延緩黏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