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完牙后隱隱約約牙疼可通過冷敷、避免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潔、服用止痛藥物、及時復診等方式緩解。補牙后疼痛可能與牙髓敏感、填充材料刺激、咬合異常、繼發齲齒、牙周炎癥等因素有關。
1、冷敷
補牙后24小時內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外敷患側面部,每次持續10分鐘左右,間隔30分鐘重復進行。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局部充血,緩解牙髓神經的敏感性疼痛。注意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防凍傷,冷敷期間觀察皮膚反應。
2、避免刺激食物
術后3天內應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過硬或辛辣食物,建議選擇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酸性食物可能腐蝕臨時填充材料,堅硬食物可能導致填充體脫落,溫度刺激可能誘發牙本質敏感反應。
3、保持口腔清潔
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患牙周圍區域,配合含氟化物的抗敏感牙膏。飯后用溫鹽水漱口可減少食物殘渣堆積,但24小時內避免用力漱口以防血凝塊脫落。牙線使用時需避開補牙部位防止牽拉填充體。
4、服用止痛藥物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或洛索洛芬鈉片等非甾體抗炎藥。這些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性疼痛,但胃潰瘍患者需謹慎使用。禁止自行調整用藥劑量或頻次。
5、及時復診
若疼痛持續超過72小時或出現夜間自發痛、冷熱刺激痛加劇,需立即就診檢查是否需調整咬合、更換填充材料或進行根管治療。繼發齲齒可能導致牙髓炎,X線檢查可明確是否存在鄰面齲壞或填充不密合。
補牙后1-2周內建議使用含硝酸鉀的脫敏牙膏幫助緩解牙本質敏感,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填充體磨損或微滲漏,深齲患者每半年需進行牙髓活力測試。日常飲食注意鈣質與維生素D補充,使用含氟漱口水可增強牙體抗齲能力。出現牙齦腫脹或咬合不適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患側咀嚼并預約醫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