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性潰瘍可通過壓力治療、皮膚護理、運動調節、藥物干預、手術治療等方式預防。該病癥通常由靜脈高壓、瓣膜功能不全、皮膚營養不良、感染、創傷等因素引起。
1、壓力治療:穿戴醫用彈力襪是基礎措施,通過梯度壓力促進靜脈回流。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小時活動下肢。睡眠時墊高下肢15-20厘米,利用重力減輕靜脈壓力。
2、皮膚護理:每日用溫水清潔下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干燥皮膚需涂抹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潤膚霜。修剪趾甲時避免損傷甲周皮膚,蚊蟲叮咬后禁止抓撓。
3、運動調節:進行踝泵運動,每日3組每組20次。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每周3次。避免深蹲、舉重等增加腹壓的運動,運動后需做下肢抬高練習。
4、藥物干預:口服地奧司明、羥苯磺酸鈣改善靜脈張力。局部潰瘍前期可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合并感染者需遵醫囑使用頭孢類抗生素,禁止自行使用激素類藥膏。
5、手術治療: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適用于大隱靜脈曲張。點式剝脫術處理局部曲張靜脈團。術后仍需持續穿戴彈力襪3-6個月,定期復查血管超聲。
預防靜脈曲張性潰瘍需長期堅持下肢護理,每日進行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促進傷口愈合,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增加下肢負擔,出現皮膚色素沉著或瘙癢時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