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癬長在人身上通常表現為皮膚真菌感染,專業稱為體癬或面癬。癥狀主要有紅色環狀皮疹、脫屑、瘙癢、水皰或膿皰、色素沉著。
感染初期皮膚會出現紅色圓形或橢圓形斑塊,邊緣隆起且界限清晰,中心區域可能逐漸恢復正常膚色,形成典型的環狀外觀。皮疹可能單發或多發,常見于接觸貓癬菌的皮膚暴露部位,如手臂、頸部或面部。真菌通過直接接觸貓的感染部位或環境中的孢子傳播,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
皮損表面伴隨白色或灰白色鱗屑脫落,觸摸時有粗糙感。脫屑是真菌破壞角質層的表現,可能因搔抓加重。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防止傳染。局部可遵醫囑使用抗真菌藥膏,如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
患處常有輕度至中度瘙癢,搔抓可能導致皮損擴散或繼發細菌感染。夜間瘙癢可能加重,影響睡眠。兒童因自控力差更易抓撓,家長需修剪患兒指甲并監督。冷敷或爐甘石洗劑可暫時緩解癥狀,但需配合抗真菌治療。
部分患者會在皮疹邊緣出現細小水皰,抓破后可能滲出液體或形成膿皰,提示炎癥反應較重。此時應避免自行挑破,防止繼發感染??勺襻t囑使用酮康唑乳膏,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
皮疹消退后可能遺留暫時性褐色色素沉著,尤其深膚色人群更明顯。通常數月內逐漸消退,期間需防曬以減少色沉。反復發作或長期未愈可能形成瘢痕,早期規范治療是關鍵。
患者應避免與寵物密切接觸直至其痊愈,家居環境需用消毒劑清潔。穿著透氣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飲食上增加富含維生素A和鋅的食物如胡蘿卜、牡蠣以促進皮膚修復。若皮疹擴散、發熱或淋巴結腫大,提示感染加重,須及時就醫。寵物貓需同步進行獸醫治療,切斷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