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月經異常、不孕或反復流產,嚴重時可引發繼發性閉經或慢性盆腔痛。宮腔粘連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感染、手術操作等因素引起,需通過宮腔鏡確診并治療。
1、月經異常
宮腔粘連會破壞子宮內膜的正常結構,導致經血排出受阻。患者可能出現月經量明顯減少、經期縮短甚至點滴出血,部分人伴隨周期性下腹墜痛。長期未治療可能發展為繼發性閉經,此時需通過超聲或宮腔鏡檢查評估粘連程度。
2、生育障礙
粘連形成的纖維組織會阻礙受精卵著床,輕度粘連可能引起反復胚胎停育,重度粘連可導致完全性不孕。對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即使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未經治療的宮腔粘連也會顯著降低胚胎移植成功率。
3、妊娠并發癥
僥幸妊娠的宮腔粘連患者易發生胎盤植入、前置胎盤等嚴重并發癥。粘連區域子宮內膜血供不足,可能引發胎兒生長受限或早產。妊娠中晚期子宮破裂風險較正常人明顯增高,需密切監測。
4、慢性疼痛
廣泛粘連可能造成子宮形態扭曲,引發持續性盆腔鈍痛或性交痛。疼痛程度與粘連范圍相關,部分患者需長期服用止痛藥物。這種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在月經期加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
5、感染風險
宮腔粘連形成的封閉腔隙易積存分泌物,增加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感染概率。反復感染又會加重粘連程度,形成惡性循環。嚴重感染可能擴散至盆腔其他器官,導致輸卵管阻塞等不可逆損害。
確診宮腔粘連后應盡早接受宮腔鏡粘連分離術,術后需放置宮內節育器或球囊支架防止復粘,配合雌激素藥物促進內膜修復。建議術后三個月內復查宮腔鏡,備孕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科學規劃受孕時間。日常需注意會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導致支架移位,飲食上多攝入優質蛋白和維生素E以促進組織修復,定期婦科檢查監測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