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面部出現帶白尖的疙瘩醫學上稱為新生兒痤瘡或粟粒疹多數屬于生理性現象。這類皮疹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可通過日常清潔護理自然消退,少數合并感染的情況需就醫干預。
新生兒痤瘡主要與母體激素影響有關。胎兒在母體內通過胎盤接收的雄激素會刺激皮脂腺分泌,出生后2-3周內可能出現類似痤瘡的紅色丘疹伴白色膿頭。粟粒疹則是由于新生兒汗腺發育不完善,汗液滯留形成的微小角質囊腫,表現為針尖大小的白色丘疹。
日常護理建議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面部,水溫控制在37℃左右,避免使用堿性洗劑。清洗后用純棉毛巾蘸干,保持皮膚干爽。哺乳后及時擦凈口周奶漬,防止汗液、奶液刺激皮膚。注意避免擠壓皮疹或涂抹油脂類護膚品,防止毛孔堵塞加重癥狀。
若皮疹持續超過4周未消退,或出現紅腫擴散、滲液等感染跡象,需就醫排除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皮炎或細菌感染如膿皰瘡。醫生可能開具抗真菌軟膏如硝酸咪康唑乳膏或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具體用藥需嚴格遵醫囑。
多數新生兒面部皮疹會在1-3個月內自行消退,期間注意觀察即可。保持環境溫度適宜24-26℃、穿著透氣棉質衣物可減少汗液刺激。母乳喂養的母親暫時避免高糖高脂飲食,有助于減輕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