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長黃水瘡通常指膿皰瘡,可通過外用抗生素軟膏、口服抗生素、局部消毒、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抓撓等方式治療。膿皰瘡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引起,具有傳染性,需及時處理。
1、外用抗生素軟膏
膿皰瘡早期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直接抑制細菌繁殖。使用前需用生理鹽水清潔創面,每日重復進行2-3次。若病灶周圍出現紅腫擴散或發熱,提示感染加重,需就醫調整方案。
2、口服抗生素
皮損面積較大或伴隨淋巴結腫痛時,需遵醫囑口服頭孢氨芐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藥物。兒童患者應根據體重調整劑量,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完成全程治療以防復發。
3、局部消毒
未破潰的膿皰可用碘伏溶液消毒后無菌針頭穿刺引流,已破潰的創面需每日用氯己定溶液沖洗。操作前后需洗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消毒后保持創面暴露通風,加速結痂愈合。
4、保持皮膚清潔
每日用溫和沐浴露清洗頭皮,水溫不超過40℃。避免使用刺激性洗發產品,清洗后輕輕拍干。患兒應剪短指甲,睡眠時佩戴棉質手套,減少睡眠中無意識抓撓導致的細菌擴散。
5、避免抓撓
瘙癢明顯時可冷敷或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切忌搔抓病灶。家庭成員需分開使用毛巾、枕巾等物品,患者衣物應煮沸消毒。托幼機構兒童需隔離至痂皮脫落,防止群體傳播。
膿皰瘡患者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的魚肉蛋奶和維生素C豐富的柑橘類水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可適當曬太陽促進皮膚修復,但需避免暴曬。若治療3天后無改善或出現發熱、頭痛等癥狀,須及時復診排除蜂窩織炎等并發癥。日常注意增強體質,勤洗手、勤換衣,保持居住環境通風干燥,降低復發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