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癥可能由鉀攝入不足、鉀丟失過多、鉀分布異常等因素引起。鉀是維持神經肌肉功能和心臟電活動的重要電解質,血鉀濃度低于3.5毫摩爾/升時需警惕。
鉀攝入不足常見于長期禁食、偏食或消化吸收障礙患者。部分減肥人群過度限制主食和蔬果攝入,導致膳食鉀來源不足。慢性消化道疾病如克羅恩病可能影響鉀的吸收。
鉀丟失過多包括消化道丟失和腎臟丟失。頻繁嘔吐、腹瀉或長期使用瀉藥會造成消化道鉀流失。腎臟丟失多見于利尿劑使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疾病,這類患者可能伴隨血壓升高和肌無力癥狀。
鉀分布異常指鉀向細胞內轉移導致血鉀降低。胰島素治療、堿中毒或周期性麻痹發作時,細胞外鉀會大量進入細胞內。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能出現類似情況,常伴有心悸和體重下降。
極少數情況下,遺傳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或某些惡性腫瘤也可導致頑固性低鉀。若出現肌無力、心律失常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電解質水平。醫生可能根據病因開具氯化鉀緩釋片、門冬氨酸鉀鎂等補鉀藥物,嚴重者需靜脈補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