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炎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外用抗真菌藥物、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陰囊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過敏反應、局部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每日用溫水清洗陰囊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劑。清洗后徹底擦干或晾干,可適當使用爽身粉保持干燥。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避免穿緊身褲。出汗后及時更換衣物,減少局部潮濕環境。
2、外用抗真菌藥物
適用于真菌性陰囊炎,可遵醫囑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用藥前需清潔患處,薄層涂抹于紅腫瘙癢區域。用藥期間觀察皮膚反應,如出現灼燒感或過敏需立即停用。配合保持干燥可增強療效。
3、口服抗生素
細菌感染引起的陰囊炎可能需要口服頭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需完成整個療程避免耐藥,用藥期間禁酒。嚴重感染可能需靜脈給藥,需嚴格遵循醫囑。
4、物理治療
對于慢性或頑固性陰囊炎,可采用紫外線照射、紅外線理療等物理方法。紅光治療有助于消炎鎮痛,冷敷可緩解急性期紅腫。治療需在專業機構進行,避免自行操作造成燙傷或感染加重。
5、手術治療
形成膿腫或嚴重皮膚壞死的病例需手術引流或清創。包皮過長合并反復感染者可考慮包皮環切術。術后需加強創面護理,定期消毒換藥,預防繼發感染。手術干預需嚴格評估適應癥。
陰囊炎患者應避免抓撓患處,飲食宜清淡少辛辣,適當補充維生素增強免疫力。久坐工作者需定時起身活動,肥胖者需控制體重減少摩擦。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隨發熱需及時就醫,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擴散。治療期間暫停性生活,伴侶有癥狀需同步檢查。